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华中西医杂志》 > 2003年第17期
编号:10402965
双子宫双侧宫腔妊娠并一侧流产1例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中华中西医杂志》 2003年第17期
     【文献标识码】 D 【文章编号】 1606-8106(2003)17-2638-01

    1 病历摘要

    患者,25岁。因停经62天、阴道流血伴下腹隐痛3天就诊。妇科检查:单阴道,双宫颈,阴道及右侧宫颈口见少量陈旧性和新鲜出血,子宫前位,如孕3个月大小,右侧宫角饱满,位置较左略高,子宫底部不平,中央处可扪及一凹陷,将宫体分为两部分。化验检查:尿HCG(+)。临床诊断:双子宫畸形,先兆流产。超声检查:子宫形态成不对称哑铃状;大小9.6cm×6.3cm×10.6cm,左侧部分较右侧大,双侧宫腔内见妊娠囊显示,左侧宫腔内妊娠囊形态规则,大小4.1cm×3.0cm×3.8cm,内见胚胎回声1.7cm×1.0cm×1.1cm,可见原始心管规律搏动;右侧宫腔内妊娠轮廓不清,形态不规则,大小3.2cm×1.9cm×2.4cm,内部见不规则斑片状实质性回声1.3cm×0.8cm×0.8cm,未见原始心管搏动。超声诊断:双子宫畸形;双侧宫腔内妊娠;右侧宫腔妊娠不全流产;左侧宫腔内妊娠,如孕8~9周。产科行保胎 治疗3天后,阴道流出指头大小块状物,病理报告为退化绒毛组织。6个月后随访,超声检查:宫内单胎,如孕31~32周;未见右侧子宫显示。孕39周剖宫产分娩一健康男婴,手术证实为双子宫,左侧宫腔妊娠。

    2 讨论

    胚胎发育过程中,双侧副中肾管未融合形成的双子宫畸形,并不少见。双子宫妊娠则多见一侧宫腔妊娠,双侧宫腔内均受孕则少见。本例双侧妊娠,一侧流产,一侧维持妊娠至分娩更属罕见。目前尚未见有关超声诊断文献报道。由于双子宫结构畸形,而且流产率较高,目前认为可能与子宫供血不足、蜕膜形成不良有关 [1] 。其妊娠后发生流产,因为其结构的特殊性,仅依靠临床检查,几无可能对类似本例的情况作出准确判断。而超声不仅可以对其作出诊断,尤其重要的是可以进行长期监测和随访,取得理想的预后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

    1 曹泽毅.中华妇产科学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99,676.

    作者单位:441021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功能科

    (编辑小 川), 百拇医药(邵永富)